2025年房市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投機客退場,自住需求成主流,《有感鉅光燈》第四集中,鉅陞建築團隊業務部協理李禹勳分析,短期內房市雖降溫,但對自住買家而言反而是更好的進場機會,應鎖定產業支撐、交通與生活機能完善的區域,確保房價穩健增值。市場進入「個案表現」,房價走勢將回歸基本面,地段、機能、建商品牌成為決定價格的核心因素,房市仍將呈現分歧變化,成屋市場可能因自備款壓力下修價格,預售市場則因工料成本高較難降價。嘉義因台積電進駐、重大建設發展迅速,未來潛力備受關注,與台中、新竹發展模式相似,科技廊帶效應將進一步推升房市需求,成為2025年房市黑馬。鉅陞建築團隊主打公開透明購屋體驗,提供施工直播、兩次施工說明會、第三方驗屋等服務,確保消費者買房無後顧之憂,真正做到讓購屋更安心。
台積電(2330)今(4)日宣布擴大對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約3.3兆新台幣),引起國人熱議,股價也跳水至1000元作收,市場更掀起「台積宅效應在台是否會失靈」的討論,不過端看實價登錄,台積宅近4年在各地掀起房價不小漲幅,以新竹縣寶山鄉飆漲1.2倍最多,嘉義縣朴子市漲幅也達95%居次。
房市從狂熱轉為盤整後,投資客的生存空間正逐步縮小。一名網友分享自己 5 年內買進 6 間房,透過預售屋套利、房貸槓桿滾大資產,但現在不僅沒錢再買房,還因貸款與資金配置問題,無奈選擇租房。他的經歷讓人看到,曾靠房地產翻身、資產從 700 萬滾到 4000 萬的投資客,如今卻成了租屋族!
高雄市2024年招商投資創歷史新高,金額突破1,021億元,較2022年成長近50%,顯示高雄吸引外資與企業投資的競爭力,其中重大項目如「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捷運橘線與黃線聯合開發案,帶動周邊商業與住宅價值;從產業來看,北高楠梓園區、橋頭園區已蓄勢待發,而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昨(19)日亦通過環評,預計年中可完成規畫設置;位於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亦吸引了國際大廠輝達、鴻海、宏達電、信驊科技等企業進駐,推動產業轉型已成必然。
國產(2504)近年積極發展全建材策略,旗下包括國宇建材的ALC輕質磚與板材、與惠普的矽酸鈣板等產品領域,充分掌握全台科技大建設與周邊建築裝修商機,其中國宇建材去年獲利年增超過330%、惠普去年營收也寫下10.28億元、年增7.99%,使國產建材去年營收創新高,集團全年合併營收達217.19億元、年增3.22%。國內預拌混凝土本業營收為186.48億元、年增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