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運今(2)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疫情管制衝擊各行各業,許多人恐面臨繳不出租金,無處可居困境,政府應將紓困4.0擴及受疫情衝擊,繳不出房租的租屋族。巢運認為,當前相對可行、且能夠盡速採取的方案,便是針對因疫情薪資縮減的租屋族提供租補。
行政院院會上週通過住宅法第23條修正版本,即將送進立法院審查,住盟團體邀集民進黨立委江永昌、吳玉琴、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和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今(16)日舉行記者會,民團肯定修法,但是認為只有修23條還不夠,因此提出民間版住宅法草案,呼籲內政部正面回應並將納入修法。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囤房稅會造成移價效應,拒絕囤房稅修法;民眾黨今(23)日舉行記者會痛批,執政黨放話「囤房稅會傷害78萬承租戶」,還錯誤引用韓國的例子,利用資訊落差欺騙台灣民眾,在台灣房屋供給存量足夠且多數空屋的情況下,政府更應該要推動囤房稅,而非以此為藉口,拒絕改革。
為落實照顧身障者、低收、中低收入戶居住權,內政部於本月11日部務會報修正放寬申請房屋租金補貼的所得標準及無自有住宅認定標準,並刪除購屋及修繕補貼貸款年限限制,且增訂展延寬限期等彈性措施,以加強保障弱勢民眾。
住宅租金補貼於今(4)日正式開放申請,全國總計開放10萬戶,因合併單身與姻育租屋補助,今年的租金補貼名額增加近一倍,總金額也從去年的1億8000萬元,增加到今年的3億2000萬元,同時補助條件也放寬,目前以台北租金每月補貼5000元為最高。
住宅租金補帖將於今年8月開放申請,因採取齊頭式申請,而非以「可負擔計算基準」採取「弱勢優先、公平合理」原則,住盟團體今(16)日抗議表示,要求內政部盡速依法訂出「可負擔計算基準」,作為租金分級補貼的依據,內政部則回應,現況在地方政府執行上確實有難度,但預計今年底前檢討並訂出基準,明年將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