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4年前提出「8年20萬戶」的社宅興建目標,然而自去年九合一大選後,6都新任市長在推動上不進反退,社會住宅聯盟今(21)日召開記者會對6都評比,其中高雄在6都墊底,台中以及台北市「更踩剎車、甚至開倒車」的情況,住盟呼籲,6都首長不應政策髮夾彎,背離居住正義保障的承諾。
商圈沒落後再翻轉,人潮帶動商機,房市跟著重新活絡起來;台北西門町再崛起,降低區域空屋率,500萬元以內套房成交量增加;舊城區的台中東區因重大建設投入,沉寂多年的房市終於見到2字頭。
根據地政局資料,今年前三季不動產移轉交易棟數共205,832棟、年增4.5%,各方專家對於此數據,解讀房市情況,多數曾接受過記者訪問的專家、學者以及業者,都認為房市現況為「房價緩跌、交易量升」的盤整期。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居住正義論壇第8場次時致詞表示,現階段台灣超過1年沒住人超過60萬戶,空屋成為大問題,尤其是高房租比高房價問題還嚴重,例如東區很多房租太貴關門,但房東寧可空在那也不願意降價,學界認為,如果不從根本解決,從租金上作管制,公宅蓋再多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