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為新建案市場的傳統旺季,但因本土疫情失控,建商普遍放緩推案進度,據市調,北台灣4月待售住宅建案數量跌破1000大關至900餘個,是近八年來最低水位。
今年Q1全台房市在升息及打炒房政策發威下,建商推案轉趨保守,據市調,全台Q1總銷金額增,但推案數377件,無論是與上季或去年同期相比,皆有1至2成減幅,反觀房價則無懼大環境變化,新案開價與成交價再飆高,新竹、台中新案開案均價都首見4字頭。
十年前沒買房,現在還買得起嗎?在這十年光陰,平均薪資從3.7萬元,增加至4.3萬元,那麼買房的能力有跟著提升嗎?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年收在60萬以下的購屋族,房貸平均鑑估值,2012年Q4僅721萬元,到了2021年已達992萬元,等於同樣年薪的購屋族,在十年後得多掏270萬,荷包大縮水,也反映薪資追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房價漲幅也多大,僅差兩年!據統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沒有千萬元,已買不到房,並且這當中還包含郊區,市區想買房,口袋真的要夠深。去年全台預售屋交易量高達93,863件,總銷金額突破1.2兆元,增幅將近五成,但兩年內平均房價雙北漲幅還在10%以內,其餘包括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平均房價已從千萬內,現在全都漲破千萬大關,增幅驚人,讓民眾真的買房難。
房市指標大檔「329檔期」,堪稱市況指標。今年雖外在局勢變動大,建商仍不畏推案,看好低利、熱錢及需求旺盛等利多,將在六都、新竹縣市火力全開,估計總銷金額將破7千億大關,不過近期美國聯準會宣布即將在三月升息,央行下周是否會宣布跟進,也成為近期市場觀察重點。
小宅當道,低總價吸引入市,讓房子蓋得多但越蓋越小。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最新資料顯示,去年住宅核發使照數量是近13年以來首度突破10萬戶,全年達10.4萬戶,不過住宅平均面積卻減少,7年內新完工的住宅面積平均減少約12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