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場變化多端,下半年房市走向備受關注!除了8月全球股災、台商資金回流,9月還有銀行限貸、央行祭出第7波打炒房,以及美國Fed降息帶來的影響等,眾多變數讓民眾倍感焦慮。房市影音節目《有感鉅光燈》第3集找來鉅陞國際開發業務部經理沈容儀,一一破解下半年變數,讓購屋族能突破重圍搶先找到「房市黑馬」。!
國內資本市場在台商資金回流及股市高檔的雙重推動下,展現出強勁的資金動能。其中,台股在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表現穩健,即使經歷了地緣政治風險的波動,仍迅速回穩至22,000點,市值重返71兆元大關。另一方面,自2019年施行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已於今年8月屆滿五年,首批回台資金今起可投入不動產市場,無需再受任何限制。
據聯徵中心公布今年第二季新增房貸資料,從Q1約5.4萬件,爆衝至6.5萬件,創下聯徵中心自2009年統計以來的最高點,同時全台平均房貸金額,更首度突破千萬元,平均每人背負房貸從Q1約977萬元,攀升至1,016萬元,同樣登上15年來的最高峰。
央行多次喝咖啡關切銀行放貸狀況,也看出新青安威力之強大,從去年8月上路後,貸款額度上調至1000萬及利率地板價等優勢,12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已累計達35.3萬棟,對比前次青安調額的助購威力,就多了10.7萬棟!
隨著限貸令的實施,全台民眾對房貸申請困難的抱怨聲不斷,甚至驚動總統府。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召開會議,會中表示,9 月的理監事會議將可能進一步擴大現行的二房貸款成數限制,從目前僅適用於七大都會區的政策,擴大至全國適用,二房貸款的成數可能會被嚴格限制在僅能貸 6 成。
台灣近年掀起「存股」風潮,高股息股票、ETF與權值股成為吸金大王,在資金簇湧下,股價走揚升至高峰。不過,「存股」並非毫無風險,即使是老牌公司、或者曾經風光一時的上市企業,都可能因經營不善而虧損下市,「存股」變成「存骨」。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上市公司股價會隨著公司營運與產業發展狀況而大幅波動,「存股族」需時常追蹤企業營運情況,若投資不慎便有淪為壁紙的風險,建議投資人應重視資產平衡配置,若缺乏足夠精力追蹤股票投資標的,不妨將「存股」改為「存房」會更為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