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而據住展雜誌統計,自《危老重建條例》上路以來,北台灣共有214個危老案公開銷售,其中160個重建案位於台北市,這當中又有37個建案基地坪數低於100坪,此類「迷你基地」的鳥籠建案比例就有約23%。
危老改建持續發酵,政府也正著手延長危老政策的落日時間,帶動市場老宅買賣與改建整合的腳步加快,根據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的天母地區就有兩棟屋齡59年的老舊透天平房,地點靠近磺溪並不具有店面效應,但建坪44坪的透天分別成交1億296萬元與9204萬元,整合者應該看好改建效益,透過購買大地坪的透天申請獎勵重建。
外商商仲「仲量聯行」今(30)日舉辦「2019年不動產高峰論壇」,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陳春銅表示,臺北市和新北市30年以上屋齡有120萬戶,已佔6都老屋總數的一半。呼籲政府要積極扮演推動都市更新的關鍵角色,危老落日條款應再延長時程獎勵3年,以加速都更腳步。
商用市場持續受到企業青睞,根據商仲統計,今年前5月純辦交易總金額來到135.6億元,為近5年新高,顯示純辦市場依舊受到大型企業的喜愛。專家指出,受到商辦租金調漲趨勢不可逆,市區精華地段業主由租轉買、都更期間轉換標的之需求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