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堅挺不拔,資金大量流入不動產市場,其中秉和建設看中當地需求,全新建案「秉和好運」,推出優惠挺青年方案2~4房,限量100戶的幸福方案,引起市場熱烈反應,原定預計8月公開,但7月底來客組就達一百多組,預約破370組,只得提早公開,其銷售中心更申請封街,現場出現排隊人龍,開案一周就已賣7成。
桃園機捷自2017年通車後已三年半,截至2020年5月止,總運量更突破7,624多萬人次,對此,機捷周邊房價也產生變化,根據實價資料統計機捷通車3年沿線周邊房價漲跌,A18高鐵桃園站漲近2成奪冠,連A22老街溪站也有16%漲幅,A20站從1字頭漲到2字頭,顯見捷運、建設利多帶動下,親民的房價逐漸成絕響。
台北市財政局邀集業界及民間團體針對「居住正義理想與實踐」舉辦座談會,其中針對囤房稅議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針對建商課徵囤房稅有其必要性,「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他認為現在的房市仍是建商說得算,對市場沒研究的民眾,就會傻傻地進場購屋。
以往老屋沒人要,現在反而有錢也搶不到,北市一棟屋齡45年4層樓老舊公寓1樓戶今(17)日執行三拍,似乎價格太低,吸引超過30組投標人競標,最終拍定人加價千萬餘元才搶下,甚至超過二拍底價,專家分析,其土地持分多、位於北市精華區,日後危老都更價值也很可觀。
「振興三倍券」於7月1日開始發放,各地代銷業者與建商紛紛搶搭防疫順風車,祭出看屋優惠甚至購屋優惠,吸引看屋民眾眼球,更有南部建案推出「1千振興券抵購屋款10萬元」,此外更有地方政府「你消費、送房子」,刺激消費,振興台灣經濟。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統計,桃園市近一年半來戶數成長為六都之冠,其中以大園區、觀音區、八德區為成長幅度前三名行政區,業者分析,這三區最大的共同點為區內有新興重劃區,整齊的街廓,各項建設議題與交通便捷性高,親民房價,是近年來民眾購屋時深受吸引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