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震頻傳,全台很有感,特別是住在高樓層的民眾對於地震搖晃更是深刻。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過去10年國內每年新增約200棟21層以上的高樓層建築,顯示在建築法規允許的狀況下,開發商還是追求興建這類高樓層的景觀產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類高樓層建築在921大地震後的3~7年,每年平均僅有28棟21層以上建築物完工。
科技新貴尊爵不凡?各地大型科學園區儼然已成為區域房市的「護國神山」!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竹科概念區」躍居全台最會漲的預售房市熱區,今年上半年漲幅逾4成的4個地區中,新埔、竹東與頭份,都位於竹科園區所在的竹苗地區,其中新竹縣新埔鎮,今年上半年平均單價從21.4萬元漲到31.3萬元。
為遏止不動產炒作,內政部去年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經行政院審查後微調,除將炒房的罰鍰上限從新台幣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外,也增訂買受人若因重大變故,可例外不受預售屋換約轉售限制。草案待立法院審查。立法院即將在月中開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曾表示,為杜絕不動產炒作過於嚴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將會優先排入議程。
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房地合一稅2.0實施已滿一年,稅收大進帳下,符合新法課徵的房市交易案超過10萬筆,其中適用45%稅率的短期交易案更直逼3萬筆,應納稅金額則上看100億元,推估獲利金額可能超過220億元!顯示房市短期交易不僅量多,獲利也相當驚人。
不動產市場受惠資金潮,成交量屢開紅盤,去年更創下1.86兆元的紀錄,為2005年統計以來的新高,但實體店面似乎不在熱銷名單中,尤其高租金的大型店面近年更是乏人問津,依據實價資料,台北、新北、桃園的億元級店面交易量,今年上半年僅10筆,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