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針對8縣市增訂「第2戶貸款上限7成」的打炒房措施,引發市場負面聲浪,不少專家認為,對於部分換屋族的購屋計畫會被打亂,央行刻意抑制市場交易,房市「三低」續延燒。不過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陳碧源則直言,因為央行在這次不採取升息的手段,才硬是弄了一個效果不大的「呼攏措施」,這樣新措施其實「有跟沒有一樣」,沒想到一實施央行就被罵到臭頭,恐怕連總裁楊金龍都始料未及。
房市在去年呈現上沖下洗,下半年觀望氣氛延伸至今,民眾期待房價能因此而下跌,但據網路調查,卻有過半民眾普遍認為第一季房價下修空間有限,認為目前房價依舊穩固。
房市交易冷,新建案市況也直直落,銷售速度明顯趨緩中,據市調統計,北台灣新建案平均銷售率在2月達到61.33%最高點之後,便開始逐月下滑,至9月平均銷售率來到52.92%,為今年單月最低點,但由於銷售率還在5成以上,價格下修的壓力還未浮現,預售房價仍在上揚中。
面對全球股市跌跌不休,台股今年從高點以來修正已超過5千點,而據房仲業者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主要都會區的購屋人當中,以新竹人自備款虧損的比例最高,每10位有意購屋的民眾就有3人賠掉自備款,因而也會暫緩購屋計畫。
今年房市交易降溫,以能呈現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六都家戶購屋比跟去年同期相比,除了台中小幅增加、桃園持平,其他四都皆下降,尤其台南、高雄降幅最為明顯,而今年買氣最強的依然是桃園市,連三年每百戶就有近4戶買房。
今年央行已連續三次升息,加上通膨國內景氣燈號已是綠燈下限,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3年新低,消費信心疲軟,也衝擊民眾購屋意願,購屋態度轉趨審慎,市場以自住首購、換屋為主力,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國內各大房仲業者的9月門市交易量,在傳統旺季下僅較上月微增,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減1至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