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根據實價統計,台北市近2年住宅房型的交易中,電梯3房的交易比重減少,2房與套房的比重則持續增加,房仲業者表示,首都圈房屋單價高,加上少子化趨勢,是近年台北市住宅「小宅化」的主因,但就佔比而言,3房住宅仍是多數人的選項。
台北市地政局發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7月北市實價登錄交易共1022件,月減7.93%,交易總金額237.22億,月減46.24%,住宅價格指數110.03則是月成長0.55%,大樓持續上揚,公寓仍走跌勢。另外,10月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2489棟,月增14.23%,已有逐漸回溫趨勢。
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熱絡,受到商辦租金看漲的趨勢,包含華固、興富發、長虹等建商等指標性建商重啟獵地模式,看好辦公市場供不應求,進攻商辦市場將開發辦公大樓。
最新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出爐,「土地開發」投資信心最高,負責調查的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指出,今年Q3總平均指數為92.71點,較上季上升1.78點,顯示整體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轉為樂觀,此結果與日前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公布的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趨勢一致,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均微幅上揚。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不少台商回台設廠,讓大面積工業土地交易轉熱,信義全球資產將標售桃園萬坪工業地,近龍潭渴望園區,標案中可供工業使用之丁種建築用地及窯業用地分別約12,000坪、5,400坪,佔總面積約85%,另臨接農牧用地約3,100坪,可轉換為工業用途,總面積合計約2.05萬坪,底價13.1億元,預計12月開標。
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