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年輕人當躺平族比較快?去年前11月累計的繼承移轉量6.4萬棟,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推估全年將挑戰7萬棟,在繼承移轉量每年都呈現穩定增加的狀況下,其背後隱藏的大問題,即是人口老化狀況嚴峻,而台北市繼承取得不動產的比例,更是遠高於其他都會區。
2022年11月六都市長大選前,台南預售市場投資客已明顯退場,在跨年交替之際,短線上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在新一輪房市政策方向明朗之後,剛性需求將接棒成為2023年購買主力,台南房市表現也擺脫前兩年大漲走勢,逐漸回歸交通建設、科園效益等基本面題材,各區域房市將有明顯差異化表現。
房市景氣就像天氣,有時好有時壞,新理想廣告執行長黃正忠就針對近期房市波動,表示這一次景氣修正對於高總價及高單價的區段影響較大,至於像桃園航空城的大園客運區,因為價格親民,來人與買氣相對不受影響,更具備航空城黃金十年題材,廣受買家青睞.
經歷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大漲行情,六都房市未來將如何變化,備受官方、金融機構與民眾關注.其中補漲趨勢極為明顯的台南房地產能否維持這兩年的熱度,更是各界專注焦點。
有電梯優勢的大樓社區,似乎已成為當前市場的主流商品,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電梯大廈的房貸件數,對比公寓產品,足足多了3.9倍之多,與13年前的1.6倍相比,差異頗大。
高房價下,民眾買房坪數越來越小,據內政部統計月報,今年前7月建物買賣移轉每棟平均面積為31.7坪,是近年平均買房面積最小的一年,反觀人口持續老化下,繼承移轉棟數持續創下同期新高,且每棟平均繼承面積達41.8坪,出現「繼承比買的更大間」的有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