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今(23日)日表示,高房價、高物價、加上利率升高,以及打房政策下,明年房市不會太好,如用一字來形容就是「守」,呼籲民眾要保守以待,有房者也要守成,不要恐慌亂拋售,預期明年房市是「價平量縮」,各區房仲公會理事長,也解析明年區域房市。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公布2022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情形,受到烏俄戰爭、美中科技戰、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商用市場買氣趨向保守,主要以工業地產、商辦撐起全年交易,累計交易額為1,600億;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尚不明朗,市場觀望氣氛已提前展現在今年第四季交易,評估自用需求穩健,商用市場價、量有所修正,但幅度應不劇烈。
平均地權條例昨日初審通過,民眾期盼房價能因此而下調,對此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2日)日分析,2023年在經濟景氣不明朗、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下,房市預期將是「價跌量縮」,房價則是在雙北以外,過去的暴漲區,價跌至少5~10%,他也呼籲賣方想成交價錢降一成,回調到2021年較可能成交,也鼓勵買方勇敢出價。
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22日)日指出,今年全台推案量總銷將突破2兆元,高於去年的1.82兆元,他認為這是營建成本造成房價高漲暴衝的假象,只是「虛胖」,儘管房貸利率逐步調升,但房價短期不會跌,預估明年房市將是「量縮價穩」,總銷則會年減2成。
房市吹冷風,房仲業者統計消費者對於房市信心看法,結果顯示購屋信心持續下滑、修正,看壞房價比例44%達6季新高,而根據官方預售實價揭露件數資料,也發現下半年從5月起,連續半年的預售揭件數都跌破7000件,與去年旺季平均單月可達1.2萬件相比,直接腰斬,專家指出,一手市場向來是房市領頭羊,現在即反映出房市進入盤整期。
隨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壟罩在成長趨緩的陰影之下,未來一年經濟環境將面多樣變數,不過在外商機構的看法上,新興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內需型經濟體的需求復甦,在相當程度上會支撐當地經濟成長,而亞太地區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