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房地合一2.0在今年七月一日上路,拉長5年持有年限,使得逃命潮湧現。根據財政部統計,2020年為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稅收與稅額最高的一年,但今年上半年無論是件數與稅額,都已直逼去年全年度,專家指出,許多適用房地合一制度的屋主試圖提前出售,反映在稅收件數和稅額上,除了繳稅戶增加外,也顯現房價漲幅也回吐到稅收內。
大華建設(2530)今日召開股東會,公布去年合併營收為8737萬元,稅前淨損6394萬元,每股虧損0.32元,會中通過不配發股利,但繼去年完成現增案、募集 31.4 億元資金,今年股東會通過再辦理20億私募案,大華建設董事長鄭斯聰表示,爲爭取大台北地區都更及危老案源開發,已正式成立專案編組專責執行。
趕在房地合一2.0上路節稅,根據房仲業者統計房地合一1.0與房地合一2.0交易前半年狀況發現,2.0上路前交易比1.0實施前更暢旺,其中新北市衝破3萬棟,再次拿下六都趕舊制成交王,業者指出,今年除短期持有拚輕稅外,資金寬鬆及低利挹注房市動能,若非5月中疫情爆發,上半年交易可能更驚人。
台灣房地產市場在疫情及雙重新制同步實施下,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國外不動產調查機構指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五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
台經院今(5)日公布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連續3個月下滑。台經院表示,目前整體房市為價穩量縮,不動產業看法趨向保守,主因包括疫情導致供給、需求都下滑,加上打炒房政策,預估第3季難逃銷售陣痛期。
實價登錄新制將在七月上路,數字網針對此次修法內容進行民調,發現有近5成5過半民眾對於未來地方政府將有實質查核權以及完整門牌揭露,賦予高度期待,但這也凸顯了儘管實價登錄已上路近10年,民眾還是質疑實價登錄的正確性,盼望政府能夠出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