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 30 日上午前往龍潭區,出席「黃唐市民活動中心落成啟用典禮」。不過,同樣也位在龍潭且知名的「怪怪屋」,也傳出將已列入拆除名單,讓當地民眾相當不捨。
台中預售屋推案量逐年上升,自2017年以來,每年都有超過萬戶以上的供給量,然而隨大量成屋兌現,不免出現消費糾紛,中台灣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創會理事長黃昭閔也在日前分享案例,「一名購屋者在預售期間買進一預售案,交屋後竟有多項建材配備、公設涉廣告不實,造成設區價值減損高達上百萬元。」
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今擔任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舉辦的「空間資訊與國土計畫」論壇的主講人之一,探討如何應用地理空間資訊的多元化發展來落實國土計畫在兼顧發展與永續,均衡現在與未來需求的原則下,建立全國未來的空間發展新秩序。
「基泰大直」造成鄰房塌陷案,今(21)日基泰建設(2538)表示,非25戶需重建的受災戶,經鑑定結果顯示,「主要結構安全無虞,可返家入住」,也強調會配合住戶需求修繕,而鄰房受損嚴重的25戶,北市建管處也指出,依法在25日起執行拆除。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於今年7月施行,不只投資客退縮、影響買氣,同時也讓銷售業者更趨警慎,新制內容包括重罰炒作行為、預售屋與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及管制私法人購屋等措施,都有嚴格規範,業者深怕一不小心違規就吃上罰單。然而,早在7月新制施行前,各地政府已經配合中央政策全面納管預售屋,進行多方稽查,為抑制房地產市場炒作、哄價行為,因此開出不少罰單。
買房交易金額龐大,不少人會選擇付款較為彈性的預售屋入手,而在買房下訂前,應審慎閱讀的預售屋買賣契約書,有業者以需先付訂金才能提供審閱,對此公平會決議處以60萬元罰鍰,並提醒消費者契約書的審閱是預售屋購屋人的權利,建商及代銷業者不得有不當限制契約審閱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