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善之都,台北市擁有全台最發達完善的生活機能,但平均每坪7、80萬元的新房價格,讓不少購屋族只能「仰望」,或是選擇屈居於市郊區或舊公寓。唯獨文山區,不僅兼具市區地段與合理房價,還能用6字頭單價買到新房子,無疑是鍾情於台北市的購屋民眾,與「圓夢」距離最近的地方。
捷運長久以來一直是房地產投資指標,隨著台北市交通路網建設延伸到自行車道、民眾環保意識抬頭,「跟著自行車道買房」逐漸成為新潮流,「綠色運輸」也成了新的房地產投資指標。
住慣市中心,卻又負擔不起台北市的高房價?移居新北第一環成了購屋族的最佳選項。其中,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三重菜寮集美生活圈,不僅生活機能完整、居住環境佳,還有3座聯外橋樑與雙線捷運匯集,交通便捷,不到6字頭的房價成為新北第一環各行政區中,價格親民、具高CP值的選擇之一。
近年建商推案總以小宅產品大行其道,但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台北市25坪以上正常2房建案總價,大多數總價落在2千多萬,單價約8字頭,總價1,500萬以內僅有7個,均分布在北市蛋白區,而千萬以內總價帶則掛零,專家直言,光自備款至少要400萬以上,如此高昂的購屋負擔,首購族只能「靠爸靠媽」了。
全台竟有20個行政區,出現「房價倒吊」新屋比中古屋便宜!根據數字網統計6都新建案與中古大樓成交價,發現北中南均有新案成交價低於中古屋的區域,最高有2成5的價差。業者分析,建商殺紅了眼,新案大打讓利價,祭出低總價、低自備等優惠方式吸客,進而擠壓中古屋行情。
轟動一時的新板特區,曾是板橋指標性的豪宅聚落,最高行情一度站上8字頭,近年房市受到大環境壓抑一路走跌,根據新北市板橋地政事務所統計分析,去年第四季,新板特區平均單價跌至每坪55.8萬元,不過隨著台商回流效應,成交量緩步上升,部分個案成交單價重新站上7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