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0403 花蓮強震震垮了許多民眾家園,今年花蓮在震滿一週年之際,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其中「花一邨」重建案有望成為 0403 花蓮震災後的第一個成功重建案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積極協助居民重建,推出「自住民族」的全新模式,與以往政府主導的「一坪換一坪」思維截然不同,讓居民從依賴政府全包式重建,轉變為自主性參與、政府從旁協助的新模式。
西藏7日發生6.8級強震,威力約半個921,再次喚起台灣社會對老屋改建、都市更新與防災的討論與重視,統計指出,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住宅正式突破500萬戶,佔比高達一半,但目前都更、危老誘因不足,全台恐陷入都更牛步窘境。
台北市「士林松柏公辦都市更新案」今(1)日簽約,宣告都更案正式啟動;未來將拆除著名的海砂屋——松柏大廈及部分鄰近老舊建物,未來將打造安居新家園;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與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皆出席簽約儀式,象徵往重要里程碑前進。
台北市中山區精華地段內今(1)日出現一頭大水牛,引來週邊民眾爭相圍觀,而此地正是鄉林建設整合20年的千坪基地,董事長賴正鎰以農夫裝扮、坐上水牛車亮相,從小也在鄉間長大,他表示,此基地百年前為農田、60年代改建為 4樓連棟公寓,在經過20年整合了80多位地主,終於完成100%都更,不過仍有幾戶最終未加入,雖然後來地主們有後悔,但也來不及,他自己也覺得相當可惜。
台北市平均屋齡達36.87年,屬六都中最老的,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多達七成,也讓都更危老成為近年建商積極進攻標的,不過在都更同時,地主往往怕被建商瓜分利益,而北市近期就有一處蛋黃區案,由27位地主100%同意並完成鄰地整合,堪稱自主都更典範。
行政院核定經濟部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其中800億元專用於高雄大林蒲遷村經費,預估將有750戶將移至近77期重劃區的周圍,此區生活機能已逐漸發展,全聯、超商、餐飲都有熱絡之勢,區域內還有大型綠地公園及學校預定地,遷村之後將於區域內規劃社宅及日照中心,滿足遷村後民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