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景氣暢旺,建案頻頻漲價,但市場上還是有不少建案願意降價,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雙北市線上銷售中,平均開價降幅達2成以上的建案共有24個,最高的降幅超過4成,且都有兩個共通點,那就是銷售期較長、且全部為成屋案,也就是說,建案雖大幅降價,但其價格仍然堅持,建商仍不慌不忙地賣。
「振興三倍券」於7月1日開始發放,各地代銷業者與建商紛紛搶搭防疫順風車,祭出看屋優惠甚至購屋優惠,吸引看屋民眾眼球,更有南部建案推出「1千振興券抵購屋款10萬元」,此外更有地方政府「你消費、送房子」,刺激消費,振興台灣經濟。
住家周邊擁有良好的生活機能,不僅可滿足生活所需,對於住宅本身的價值往往也是大大加分,根據房仲進行網路調查,生活機能重要性前三名,以「便利商店」拔得第一,而「捷運站」與「量販店、大賣場、超市」則分別是位居第二與第三名。業者分析,台灣便利商店的高密度以及多元服務已與民眾的日常形成緊密的連結。
中央銀行昨發布1月份消費者購屋貸款及建築融資餘額分別為7兆4251億元與2兆1043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建築貸款年增率12.74%,為2010年12月以來新高紀錄,顯示開發商看好今年房市。但武漢肺炎疫情是否影響後續推案信心,央行官員認為,初期可能先觀望,後市還需觀察。
房市搶搶滾!中央銀行今日(1月30日)發布消費者購屋貸款以及建築業融資餘額分別為7兆4125億元以及2兆943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消費者購屋貸款餘額年增4351億元,年增6.24%為113個月以來的新高。
台經院今(25)日公布11月份景氣預測動向測驗點,台經院表示,在美中貿易戰暫時結束紛擾後,國內出口將由負轉正,在內需暢旺下,服務業仍有不錯表現,至於不動產方面,雖然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但部分指標性個案開價走高,但對一般民眾而言,買賣雙方認知仍有差距,商用不動產市場仍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