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建築是否安全特別受到關注,拿到國家發明獎的結構技師戴雲發即指出,台灣有99%在地震後大樓倒塌的,原因都出在於「軟腳蝦」,至於選耐震房要選RC鋼筋混凝土、還是豪宅力推的SRC鋼骨+鋼筋混凝土,他則直言,比較貴的並不等於比較安全,傳統施工最常見的缺失即是「施工品質難以確保」。
電費自 4 月 1 日起調漲,造成許多租屋族憂心將連帶造成房東藉機調漲租金或超收電費,新北市地政局表示,在契約期間,房東不得藉任何理由調漲已經約定好的房租或電費,若遇到相關情況,房客不但可以拒絕支付,還可向地政局或消保機關申訴。
今(3)日大地震後,老屋耐震力問題格外令人關注,其實早在25年前發生921大地震後,政府即修正規範,提高新建物耐震能力,因此相對來說,屋齡25年可說是房子是否為「耐震宅」的分水嶺,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近7成房屋屋齡逾25年,若僅統計六都與新竹縣市,以台北市占比近8成最高。
今(3)日早上7點58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7.2強烈地震,為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震度,迄今餘震不斷。結構技師、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即提醒,發生地震應就近趴下並尋找掩護,但儘量避免在住家磚牆旁,因磚牆容易因地震搖晃爆裂倒塌,更重要的是,地震過後應積極檢查自家房子的狀況,尤其是常造成建物受損倒塌的一、二樓。
按照2023年第四季官方統計全台房市糾紛原因,顯示與建商相關的糾紛主要以施工瑕疵與交屋遲延最為嚴重,至於與仲介業相關的糾紛,則以房屋漏水這項老問題最為嚴重.房市糾紛的訊息裡可以看出,主要問題都與房屋品質相關,即使是交屋延遲一樣會引發購屋人對建築品質的疑慮.面對這些糾紛風險,除非民眾或親友具備專業營建、水電與裝修等相關背景,想靠自己避開眾多問題其實相當困難,而近年興起的驗屋團隊似乎成為購屋人的好幫手,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都更條例上路至今年將滿 26 周年,內政部為了強化都更誘因再出招,將推出《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針對實施容積管制前已申請建照的合法建物,調整原容積認定範圍,提高參與改建誘因;據悉,全台有 1、20 萬件屋齡約 40 年的老屋可望受惠,將有機會適用較高容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