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旺季仍不旺,甚至有部分新案,單週出現「零成交」的慘況,買賣雙方都在觀望,建商價格仍死守,而賣方則期待降價持續觀望,對此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就提醒,在營建成本高漲下,建商通常不會虧錢賣,因此降價不見得就是好事,反倒有可能是個警訊,建商可能資金不足急需變現。
台中商辦市場需求旺盛,開發商不只搶蓋辦公大樓,近期還有舊商場轉型為商辦,搶賺固定收益。具建築背景的定采有限公司,5年前購入中古社區桂冠歐洲地下室,如今已轉型為全台平面最大商辦「台中國際新創」。業者則表示,「台中商辦熱度持續升溫,本案潛銷2個月,目前進駐率已達5成以上!」
文/富比士地產王 「我自己從沒想過台南房價會漲到這樣!」台南建商公會理事長郭建志表示,台南本地人是很保守的,加上台南的城市生活屬於慢活,真的沒想過近兩年房價上漲會這麼快。郭建志坦言,這一波房價上揚主要是外地建商進入台南後帶動的行情,而且後續影響極大,例如本地建商能標購到土地的比重也許只剩5%,無論土地市場或者房屋市場都由外來建商取得主導,這對本地開發商來說,造成很大競爭壓力。
房市今年在多空交戰下,也引發外界對於可能出現爛尾樓潮感到憂慮,不過盤點近年位於台北市的5大爛尾樓動態,市值逾百億元的爛尾樓,有的透過法拍成功拍出,有的則由建商、或資產公司接手推案銷售,幾經曲折下還是絕處逢生。
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今(23)日下午舉行第12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第12屆理事長由和唐建設總經理王至亮連任。會中王至亮也代替會員向政府喊話,盼政府營造健康的建築產業,讓中小型建商有生存空間,尤其是「不正當」的打房政策,恐造成爛尾樓等社會問題產生。
在台灣行之有年的預售屋買賣方式,用先付訂金、分期付款等方式,預先購買尚未完工的房屋,先售後建的方式雖降低頭款壓力,但也衍生許多買賣糾紛,近年也因房市熱潮,而成為炒作目標,近日就有學者建議應廢除該制度,或以政策導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