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明年總統大選議題將近,在自住買盤支撐下,11月各大房仲內部交易雖較上月表現些微下滑,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上揚態勢,六都交易年增幅都有2~3成,顯示房市景氣穩健回流,其中以總價700~1000萬的首購產品,買氣最為強勁,中高端市場則趨於觀望。
市面上新案小宅型產品似乎已趨於飽和,建商推案類型也逐漸改變,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第3季為止,大台北預售屋建案房型,2房以下小宅仍為大宗,但比重明顯下降,取而代之的是3房型上升6個百分點,業者分析,雖然各房型所占比率漲跌互見,但可以觀察到「房增坪縮」的現象越趨明顯。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今年7月房貸新增人數2.66萬人和平均房貸704萬元,同時破43個月來新高,顯示房市熱度回溫,民眾買房意願增加。
今年房市體質逐步回穩,自住買盤亦紛紛出籠,根據聯徵中心統計新增全國個人房貸,7月新增逾2.5萬人,房貸的金額超過700萬元,雙雙創下近3年多以來新高,房仲業者認為,房市已是自住當道,且偏號2~3房標準型產品,同時加上房價上漲的影響,可能都是平均貸款金額逐漸拉高的原因。
近年建商推案總以小宅產品大行其道,但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台北市25坪以上正常2房建案總價,大多數總價落在2千多萬,單價約8字頭,總價1,500萬以內僅有7個,均分布在北市蛋白區,而千萬以內總價帶則掛零,專家直言,光自備款至少要400萬以上,如此高昂的購屋負擔,首購族只能「靠爸靠媽」了。
台灣因物價、房價相對低廉,近年吸引不少港澳人士來台定居,近期又因「反送中事件」可能引發的港人出走潮,讓港人來台置產成為熱門話題。房產業者指出,觀察近年來台居留與定居的港人數量,確實有增加趨勢,定居人數更在今年前4月出現近4成的大幅成長,其中又以台中、桃園的增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