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漲讓許多民眾望屋興嘆,但專家提醒,不妨善用「區域均價」作為挑房依據,沿著均價線下探,仍有機會找到高CP值且具發展潛力的好房。根據591與住展資料,2024年七大都會區預售均價全數創高,市場雖因政策轉冷,但部分精華地段仍順銷,顯示自住型買盤穩健。若想買得安心又划算,建議從實價登錄觀察區域行情,掌握合理均價,並利用建商推案旺季如329檔期,爭取早鳥優惠與付款彈性方案,是現在盤整期中搶進好物件的明智策略。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房貸政策上路後,房市買氣急凍、交易量驟減,但專家提醒,這正是買方最好的進場時機。根據過去10年政策經驗,房價甜蜜點多落在新政出台後6至12個月內,此時議價空間最大。根據永慶房屋調查,消費者房價看法「由多轉空」,若房價修正5%至10%,就有2成以上購屋意願提升,議價率也已明顯上升。現在正是買方沉著選屋、積極議價的最佳窗口期,錯過恐再等一輪!
川普關稅大戰全球陷股災風暴,台股同樣已連崩兩天,股災讓房市再增利空,住商機構董事長陳錫琮今(8)日坦言,原本已逐步回溫的房市,如今將再次陷入去年第四季的限貸風暴谷底,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共識再次拉鋸,屋主能接受的降價普遍落在5%內,買方的期望值則更高,至於房地產要大崩,他則直言是不容易的!關鍵在於現在的持有成本低,真正會引起房市恐慌的是「利率」,目前看起來央行應會跟隨聯準會有降息的可能,不用過度悲觀。
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利空消息衝擊台股,加上房市正有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餘波猶在,是否會進一步影響房市,攤開歷年股災後房市表現,發現多數房市都回神,後續「經濟表現」才是關鍵,專家也直言,若是經濟型股災,對房市交易量仍有一定影響。
全球對等關稅讓股市一片綠油油,台股加權指數大跌超過2千點,營建股也幾乎全數跌停,這也讓急凍的房市,信心面大受打擊,建商則坦言,尤其中高總價產品,更受經濟面牽動而難樂觀。
去年第四季房市壟罩在政策發酵的暴風圈中,雙北仍有不少新案登場,據最新市調統計,51個預售新案中,僅2案有宣布已完銷,並且兩案皆為小宅規劃,總價還有機會壓在1千多萬元,總價為王戰勝冷氣團,也顯示雙北在Q4的住宅預售案推案數量完銷佔比僅有3.9%,慘況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