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房市買氣回流,上市櫃建商在第一季紛紛出手推出大案,包括國建、全坤建、皇普、愛山林、大陸建設、華固、鄉林等,推案主力以迎合市場剛需的中小坪數住宅為主,據悉不少價格堅挺,但買氣仍爆棚。
原永豐棧旗下品牌、去年剛復業的「阿利海鮮」,上月底驚傳以10.1億元進入法拍市場,具司法院指出,豐昱國際(永豐棧登記相關公司)因存款不足遭陸續退票,導致「阿利海鮮」遭法拍;這也是永豐棧爆發財務危機後,至少第4度出現不動產進入法拍市場,粗估資產總額近30億元
按照2023年第四季官方統計全台房市糾紛原因,顯示與建商相關的糾紛主要以施工瑕疵與交屋遲延最為嚴重,至於與仲介業相關的糾紛,則以房屋漏水這項老問題最為嚴重.房市糾紛的訊息裡可以看出,主要問題都與房屋品質相關,即使是交屋延遲一樣會引發購屋人對建築品質的疑慮.面對這些糾紛風險,除非民眾或親友具備專業營建、水電與裝修等相關背景,想靠自己避開眾多問題其實相當困難,而近年興起的驗屋團隊似乎成為購屋人的好幫手,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所舉辦的建築園冶獎,每年都是業界重大亮點,除了民間單位參與外,近年來台灣各大公部門亦相當重視,積極參與其中。今年正逢園冶獎30年,理事長黃瀚霆表示,建築園冶獎由高雄建築產業界自主發起,透過從自身微力量作為起點,從建築專業、居住、美學、人文等不同面向進行討論,去年評選出動超過千人參與,大家都是無酬奉獻,共同成就園冶獎。
「選後房市不會更好!」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認為,選後不管誰當選,在眾多打房政策,如限貸令、囤房稅2.0,政策是兩相衝突,建築業門檻變得很高,加上碳費問題需面對,建商經營需步步為營,不能過度樂觀看待房市。
「我們是最委屈的行業!廠商賣不出去了,還要繳囤物稅,這不合理!」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啟倫直言,現在選舉期間,唯一被打壓的業者就是我們,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也感嘆「囤房稅2.0」對建商不公平,「選舉後應該要找政府好好溝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