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周年慶開打,根據經濟部統計,國人在購物中心的消費力驚人,全台百貨業每年的營業額都有三千億以上,去年第四季更創下單季營業額歷史新高,而百貨商場帶來區域便利性,也對周邊房市有所支撐,房仲業者統計今年1-7月全台新開幕購物中心周邊800公尺住宅交易價量,其中以坐落於台北市大安區的「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周邊住宅每坪單價100.1萬最高。
瑞普萊坊發布最新《亞太區頂級商辦市場報告》,在解封、換手潮、新需求、通膨、資產活化等5大支撐之下,頂辦租金強勢站穩每坪4000元關卡,且連續3個月租金上揚,預估年增至少2%以上,台北頂級商辦租賃市場呈現價穩量增的態勢。
央行宣布升息1碼後,市場預估後續可能還會再跟進美國聯準會(Fed)上調腳步,面對房價漲、物價漲,但薪資卻未同步成長,房貸族壓力可說越來越大,目前30年期房貸更成為市場主流,但房貸揹越久,受到升息的影響越大,以北市房貸族平均貸款1621萬來估算,升息後將多繳近70萬的利息負擔。
十年前沒買房,現在還買得起嗎?在這十年光陰,平均薪資從3.7萬元,增加至4.3萬元,那麼買房的能力有跟著提升嗎?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年收在60萬以下的購屋族,房貸平均鑑估值,2012年Q4僅721萬元,到了2021年已達992萬元,等於同樣年薪的購屋族,在十年後得多掏270萬,荷包大縮水,也反映薪資追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台灣順利通過新冠肺炎的「壓力測試」,在台商回流與史上超低利率環境的推動下,熱錢蜂擁流向房地產,原本發展就相當被看好的桃園青埔房市,隨著重大建設與開發計劃相繼到位,生活機能正快速成型,疫情穩定後便吸引大量自用與置產型買盤湧入,近期不僅造就不少秒殺建案,2字頭房價也即將絕版。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6月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初估今年整體交易量將比去年成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