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七月推出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雙2.0」的打房政策,5月遭新冠疫情削弱原本預估的打房力道,而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6)日表示,建商遞只是推案銷售與購地放緩,但對基本盤的房價並無影響,今年推案量仍有1兆元水平,Q3報復性消費出籠,房地產Q4推案量就會恢復常態。
疫情上周爆發以來,房市趨冷,被視為房市風向球的國產署都更分回宅,格外引人注目。都更宅昨(18)日標售7案、20戶,共標脫6戶,總價落在0.27億~1.1億間,標脫率30%,表現遜於前2次標脫結果。業者表示,該案有3周投標期,無法真實反應房市現況買氣,且自住買盤較精打細算,須降至合理價格才有機會標脫。
根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位台北市北投區天母西路豪宅「玖伍隱」去年底出現第一筆歷次交易明細,原屋主砸1億641.6萬買進5樓戶毛胚屋,持有2年以9500萬元賣出,不但單價創下社區次低紀錄,交易備註仍標記毛胚屋,等於連一天都沒住過,轉手就慘賠1142萬。
台中市南屯區房市題材多元,吸引建商進場推案,統計2020年推案量,更是高達339億元,僅次於西屯區和北屯區,進一步觀察當地房價表現,尤以「七期南側」坐穩南屯單價王,線上新案站穩五字頭,今年第一季還有國字輩老建商搶進,區域均價「坐五望六」。
在既有的高雄展覽館等五大公共建設加持之後,高雄亞灣再獲中央政府110億元挹注,打造「5G AIoT創新園區」,助攻亞灣這個豪宅聚落,房產業者指出,亞灣區是少見中央、地方聯手投資重鎮,房價撐盤動能強勁,平均房價在站穩3字頭之後,拉升到每坪40萬元以上,有坐四望五的實力。
全台都會區房價創新高,北台灣新案市場的每戶平均總價也較去年大幅增加,總價千萬元預算恐怕只能買到新北蛋殼區。房產業者建議,目前總價千萬左右的新案已愈來愈稀有,與其勉強往偏遠郊區找尋,不如到台北市車程僅30分鐘的基隆,不僅生活與通勤更便利,還能以相同預算換取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