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腳步刻不容緩,台北市都發局今(29)日表示,臺北市授證的「危老重建推動師」超過8000名,「危老重建工作站」已設立滿100站,就12個行政區而言,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表示,目前危老核准案件就50件,預計明年可達250件,件數將會是全國之冠,未來將推動危老都更雙合一工作站,持續加快都更腳步。
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公布最新小宅房價指數調查,自實價登錄上線以來,套房及2房以下住宅占成交量達4成以上,總價不到千萬元,顯見低總價、小坪數產品已為主力,小宅單價甚至比住宅大樓還要高,專家表示,民眾在北市會先在總價帶做思考,另外貸款成數較優也是原因之一。
小宅有多夯?夯到公部門自即日起,開始特別觀察該物件的價格變化,發布「小宅價格指數」。台北市地政局指出,將15坪以下之住宅實價登錄買賣案件為樣本,未來將每月發布具代表性及公信力的小宅價格月指數。
國產署今(24)日標售雙北市都更宅共57戶分回戶,其中「耕曦」和「永德言葉」調降過總價,吸引不少封標單,此次共吸引18封標單,標脫15戶,標脫率26.3%,溢價率之低僅0.45%,更有標號僅加21元就標脫。專家表示,此次標售總價都在4000~6000萬之間,單價也趨於平實,因此吸引的在地換屋族,出手,但也看得出其加價意願相當小。
北市豪宅市場回溫,高價交易頻傳,根據實價資料,位於仁愛路的中古豪宅「仁愛一品」,今年3月揭露11樓一戶交易,拆算車位單價穩佔2百萬,而近期大安區、信義區新豪宅也頻傳5筆單價2百萬元以上交易,業者表示,顯見豪宅本身條件及其市場定位相對重要,才能在豪宅林立的市場中維持身價不墜。
房市近年雖有回溫,但還不到熱的程度,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台北市最貴學區小宅「仁愛A+」,曾創北市最高單價套房的8樓屋主,持有6年,認賠2百餘萬出場,房仲業者分析, 估計已經滿足設籍入學需求,加上買在高點,目前房價下修,轉手自然難再創新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