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緊縮、限貸令購地貸款僅剩四成、銀行利率也跟著上揚,市場上不乏中小型建商急著將手上土地盤售,「此時上市櫃建商正在彎道超車」富旺董座林正雄曾如此形容,事實上,雖去年下半年房市急凍,但在上半年多頭時期,不少建商已賺進整年業績,觀察陸續出爐的財報,營建股去年大豐收不在少數,北中南如名軒(1442)EPS達7.17元、富華創新(3056)EPS達6.15元、京城(2524)EPS達7.67元,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
新北市重大交通建設再推進,溪北轉運站正式啟動 BOT 招商,預計吸引民間投資 60 億元,未來將成為北台灣最大的複合型轉運站。除了 24 席大客車月台與大規模停車場,還計畫引進商務旅館、百貨商場,成為北部交通與商業發展的新核心,預計 2030 年完工。
2024年推案量前十大建商,呈現大洗牌,前十名不再是北部建商的天下,寶佳、興富發去年推案量仍逾千億元稱霸,寶佳更是一口氣推出約8500戶,總銷高達1858億元,穩坐冠軍,而隨著中部產業及房市起飛,富宇、聯聚及豐邑等「台中幫」開始嶄露頭角。
混凝土大廠國產(2504)建材與中保科(9917)兩集團15日共同舉辦旺年會,去年營收皆寫下新高點,中保科全年合併營收達178.59億、年增4.62%,中保科董事長林建涵宣布,員工全面加薪4%以上;國產全年累計營收更達217.19億元、年增3.22%,董事長徐蘭英在現場則喊出,今年全年業績也要比去年成長5%至10%,去年的天花板,將是今年的地板!
過往被視為嫌惡設施的醫療院所,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房市新寵兒?除了因社會面臨少子化、老人比例上升,醫療需求隨之增加,再者,醫療發達延長國人平均壽命,長照、醫療需求更被重視,過往對醫療設施的恐懼,從接受它再到需要它,間接推動醫療園區周邊成為自住客,尤其是準退休族、橘世代的找房大熱門。
房市黑天鵝湧現,在銀行排隊限貸、央行再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方資金動能緊縮,不管是換屋族、多屋族及小建商皆面臨資金緊縮的龐大壓力,建商就表示現在已是買方市場,並且是現金為王!而房屋平台也曝光待售數據,在8、9月的降價屋明顯增加,目前全台待售房屋中,有超過1萬件是降價等買方的物件,其中又以新北、高雄單月量增5成以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