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下台北市新案趨勢,成了低總價、高單價,以往在北市屬於相對親民的蛋黃區,如今也出現單價破百萬小宅預售案,實價資訊揭露,地段屬於北萬華、鄰近捷運西門站周邊的預售案「漢寶西門綻」,頂樓戶12.8坪套房交易,成交總價為1,278萬元,換算單價來到100.2萬元,為萬華區首筆達3位數、破百萬元的住宅產品。
以往被視為不易貸款的小宅,反倒成為熱賣商品也不少創天花板價案例出現,據實價揭露顯示,今年迄今台北市成屋高價小宅又是去年奪冠的「逸仙悅榕」再破新高,單價高達182.7萬元,但坪數僅6.6坪,總價1200萬元,專家以投報率推估,由於地點好,若能租3萬元,投報率將能達3%。
新北市的房價天花板再向上攀,出現首筆單價破百萬交易,但該社區並非新建案,而是位於板橋捷運新埔站的共構宅「新巨蛋」,屋齡13年,多為小宅產品,交易熱絡,上半年即有近30件交易,而最新實登揭露,該社區35樓戶即以單價100.6萬元成交,成為新北市第一次看到破百萬的住宅產品。
買房交易金額龐大,不少人會選擇付款較為彈性的預售屋入手,而在買房下訂前,應審慎閱讀的預售屋買賣契約書,有業者以需先付訂金才能提供審閱,對此公平會決議處以60萬元罰鍰,並提醒消費者契約書的審閱是預售屋購屋人的權利,建商及代銷業者不得有不當限制契約審閱權的行為。
又有建案因廣告不實遭公平會開罰,台北市士林區建案「新富心六逸」、台中市南屯區建案「國雄集團仰德大道」,2銷售中新案,皆因空間用途不合法,遭公平會決議開罰。
近日地震頻傳,全台很有感,特別是住在高樓層的民眾對於地震搖晃更是深刻。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過去10年國內每年新增約200棟21層以上的高樓層建築,顯示在建築法規允許的狀況下,開發商還是追求興建這類高樓層的景觀產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類高樓層建築在921大地震後的3~7年,每年平均僅有28棟21層以上建築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