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旅開始復甦,觀光商機回溫,店面市場交易也開始起了變化,位在五分埔商圈巷內的30.5坪店面,7月就以1.2億元成交,每坪單價393.4萬元,成為今年店面成交單價最高價,也是實價揭露以來,五分埔商圈的店面單價次高紀錄,另外,受惠大巨蛋帶動,忠孝東路四段500號也以月租16萬元成交,101商圈信義路上內空置許久的店面,也在近期以月租53萬元順利出租。
疫後觀光旅遊業逐漸復甦,也讓旅遊業者置產布局更加積極,不少業者在疫情期間就提早布局,大手筆購入國內整棟飯店或旅店,而依最新實價揭露,可樂旅遊於今年3月,就以約1.6億元買進北市中山區「台肥大樓」12樓,坪數約180.3坪。
據台北市地政年報資料顯示,去年全台住宅單價交易前10高,全都位於北市市中心的傳統豪宅區段,包括大安區、信義區、中正區、中山區與松山區,而名列前10大豪宅不僅為200萬元俱樂部,單價更全數超過240萬元,更皆為熟悉的老面孔,專家指出,因入住有助於身分象徵,並且看中其未來增值性。
以營造承攬為主的達欣工程(2535),近年也推出自建案,創造公司獲利,據最新實價顯示,原為私立中興高中校地的北市中山區朱崙街土地,就是由達欣工以26.23億元買進,達欣工程副總經理陳士修表示,該地地處精華,將走都更程序,預計於2025年中推出住宅商品。
想要一圓在台北市買房心願,總價千萬以內的熱門指定社區,據北市地政局資料,去年交易量前三大社區,皆位在中山區,除了坪數以1房為主力,社區戶數多,也因此有故事、傳言的不在少數。
房市在買氣降溫下,新建案靠區域的「個案表現」,而往往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建商,在買氣及價格上,競爭力較強也較能創價,不過,觀察實價登錄,從北到南創區域高價的社區大樓,除了上市櫃大型建商外,不少是由區域的品牌建商所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