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痛下殺手,市場草木皆兵,來人雪崩下滑,建商苦苦死撐」,591新建案今(26)日如此形容今年房市,總編輯李忠哲表示,對於業者而言,是好日子過完,要撐過度小月,供給面是蛋白遇亂流、蛋黃穩穩推,統計今年全台新建案總銷金額爆出2.56兆元天量,再破歷史新高,原因就是建商煞車不及,而在房價是打房打不死的狀態下,「買方嘴巴說好貴,只好含淚賀成交」。
房價高漲,薪水追不上房價,總價考量下,民眾越買越小,建商規劃坪數也越來越小,據市調統計,今年北台灣上半年推出的最小坪數新案,前五案中,有4案皆在台北市,新北市也有一案最小坪數僅12坪。
雙北新案市場火熱,房價更是頻創新高價,尤其單坪三位數起跳的北市,不過據市調統計,雙北仍有相對親民的新案,北市截至4月已公開的預售屋、新成屋,目前有5案開價不到百萬,其中文山區個案仍有7字頭,新北則有2案開價在3字頭,分別位在首購天堂淡水與五股。
2023年全台預售房價漲幅前十大縣市,以低基期的蛋白縣市,漲幅普遍較佳。居冠的基隆市大漲16.6%,成交均價落在3字頭,宜蘭和花蓮也有超過1成漲幅,成交均價也達29萬元,不過,台北市房價呈現「高還要更高」,年增也達13.4%,漲幅居次。
台中山城一哥「豐原區」,不久前才創下百萬土地單價,隨即出現大地主跟風求售,位於中山路上的「嘉德大樓」、現況為大同中醫診所,開價3億6000萬元;在地業者坦言,「自豐原土地突破百萬天價後,賣方蠢蠢欲動,高總價產品平均開價約成長3成!」
今年房市買氣如何?據市調統計,2023年全台總銷金額仍爆出2.08兆元巨量,年成長7%,創有統計以來新高,已為2019年以來逐年增量成長,專家直言,各縣市買氣每次問,建商都說很好,但其實今年是「坐雲霄飛車」,漲最多的是台北,因指標大案把房價平均值往上拉,預期價漲、量縮現象將成為常態,明年只會「比今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