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Q2新屋推案量約為3145億元,季增逾6成,總計上半年約5000億元案量,較去年同期衰退1成以上,業者表示,由於Q2是傳統推案旺季,案量成長並不意外,但若與去年相比,今年卻意外的量縮,顯示建商推案信心並沒想像中那麼樂觀。
近年台灣住宅空間是變大還變小?根據內政部資料計算6都人均居住面積,過去10年全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10.6坪增加到12.1坪,增近2坪,6都僅高雄市愈住愈小,其他五都愈住愈大,專家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居住空間是「北增南減」,但也反映出小戶多、建商推案類型改變、公設比提高,民眾實際感受反而覺得空間更小了。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平均購屋屋齡為21年,新竹縣交易屋齡僅約9年,全台最低。
當前房市自住市場為主,台中小宅當道,以三大行政區交易量最多。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數據,台中近6年建物買賣移轉坪數,由每戶平均坪數從43坪,至2018年平均坪數為31坪,且多集中於西屯區、北屯區與北區。
受到政、經情勢不穩影響,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520檔期推案量較去年減幅2成,近3年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但仍有2000餘億的案量,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仍是持續放量。業者觀察,量縮的主因,與中、美貿易戰和總統大選提早開打有關,另外,去年基期偏高,也是今年520檔減量的因素之一。
新豪宅與中古豪宅如今呈現不同市場氛圍,根據最新實價揭露,信義區中古豪宅「亞歷山大」今年2月售出13~15樓,拆算單價跌破百萬元,與4年前最高價相比,相當於打7折售出,專家指出,雖然豪宅市場解凍,不過大部分買方仍期待價格有下修的空間,加上新豪宅案不斷釋出,更加稀釋中古市場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