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購物節10月底起跑,累計消費登錄金額超過128億2870萬元,台中市政府今(28)日公開壓軸大獎,為新而雅建設位於龍井區成屋1年的「幸福御墅」,市值將近千萬元。
受少子化衝擊,今年全台大學分發入學全台就有29校有缺額,其中更有4所大學缺額超過75%,讓以往在學生商圈周邊穩定出租的學生套房,開始有危機,不過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近三年周遭房價漲幅前五名的公立大學,其中位於北投區的陽明交通大學周邊房屋單價勝過行政區平均,漲幅也大幅超越,平均成交單價最高的不是台大,而是師範大學周邊,成交價每坪達97.1萬元最高。
政府打房政策一波波,房價不跌反升,新案市場價格似乎不受《平均地權條例》新法上路影響,今年在非六都區域也頻創高價,不僅低於2字頭的新案幾乎絕跡,根據預售屋實價揭露資料,彰化縣、雲林縣、宜蘭縣、嘉義市及苗栗縣,非六都區域,都已出現4字頭成交單價,刷新區域房價新天花板。
近幾年大樓推案量大,多數買方也喜歡有電梯的大樓社區,不過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發現,國人購屋樓層似乎有越買越低的跡象,今年平均購屋樓層為8.2層,與三年前相比少了1層,且今年各樓層區間的交易,比例最高在4到5層,占整體26.64%,但三年前比例最高是在11到15層,顯示購屋主力從高樓層往低樓層移動。
人口紅利帶動居住需求,是區域房市保值抗跌的不變真理,隨台灣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各大科學園區,就業機會最多、帶動人口流動,購屋需求穩定成長,堪稱房市最佳的票房保證。
通膨、土地成本、建材用料反應在房價上,當消費市場以總價為導向,自然同樣總價,現在能購得的坪數,就比過去能購得的坪數還少些,根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的數據顯示,觀察台南高雄小宅趨勢,兩都今年成交主力皆為二房,高雄市超過一半成交的預售屋是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