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
新竹縣市擁有科學園區與相關高科技產業群落聚集發展,吸引許多科技人才就業,帶動區域房市需求。
自2014年房市反轉,全台從北到南吹起小宅風潮,連新竹也不意外,但今年(2018)第三季開始出現變數,新竹地區成交價、量翻紅,成長5%以上,有回溫持穩跡象,建商信心滿滿、把兩項數據視為房市大補丸,不只調漲新案價格,甚至放大坪數,改推3~4房中大坪數產品。
台中房市近年重大建設與開發題材不斷,除了交通建設豐收,又有大型招商引資挹注,促使地價、房價雙漲,推案量較去年增加37.2%,其中又以南屯、北屯、潭子、清水4區受惠最多,包括精銳、遠雄、聚合發、總太、永福、久樘等建商都早已進場卡位,搶攻自住買盤。
近年桃園利空因素不斷,導致房市景氣不佳,但今年似乎已回穩。桃園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簡貴生表示,今年建商普遍讓利1~1成5,也讓沉寂2、3年的自住客出籠,桃園各區、各類產品均出現增溫現象,「房市底部形成無庸置疑」。
建商最愛往哪推案?根據市調統計,去年北台灣推案量前10名的行政區,新北市就占6名,第1名為新北市新莊區,達745.80億元,其次為桃園區667.99億元。業者指出,近年推案量大的區域,或多或少都已引爆價格戰,後續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