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銀行貸款中有房貸的約有201萬戶,如對比房屋稅籍住宅類約902萬宅的數量來看,換算約有23%的住宅還有房貸未清償,平均每戶仍有房貸餘額約為455.5萬元。
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
全台住宅數量增加最快的縣市,竟不是重劃區多的縣市,而是金門縣以14.8%成長幅度,成為全台住宅成長最快速的縣市,竹科效應發燙的新竹縣,五年也多出1成,增加10.9%增幅第二高,六都中住宅數量增速最快的區域則是桃園市,增加8.6%排名第三。
依據內政部房屋稅籍統計資料,全台住宅平均屋齡31年,總共有896.5萬宅,其中有50.1%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六都中住宅老態最明顯的是台北市,平均屋齡36.2年,有71.2%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中央針對大於30年需改建老屋提供3大獎勵,其中稅率減免措施已於5月11到期,但為了鼓勵民眾持續申請危老重建,日前將優惠期程延長至116年5月31日止,讓申請危老重建個案能持續享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優惠,提升民眾的意願。
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台中北區屬於都心區域,但老舊屋齡戶數卻位居全市冠軍,若進一步比對區域新屋供給量,不論是5年內新成屋,或是近5年來建商推案量,均在3,000戶「榮枯線」以下;房市專家認為,北區向來具備潛在換屋、置產需求,但因區域腹地稀缺,建商整合土地動輒需耗費數年,造就區域房市供不應求,新案銷售來的比各區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