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國泰房產指數昨(31)日公布,與上一季相較價穩量增,而相較去年同季為價漲量穩,顯示房市已回到穩健格局。而中南部地區之價量,罕見的超過2014 年上波高點,呈現南熱北穩態勢,但下半年隨國際利率下降可能性增高,危老改建政策積極推動,總統選舉提前開打,對下半年房市將有多空干擾。
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公布最新小宅房價指數調查,自實價登錄上線以來,套房及2房以下住宅占成交量達4成以上,總價不到千萬元,顯見低總價、小坪數產品已為主力,小宅單價甚至比住宅大樓還要高,專家表示,民眾在北市會先在總價帶做思考,另外貸款成數較優也是原因之一。
不少民眾相當關心住家周圍社區歷年房價,但實價資訊過於繁雜、不易整合,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為回應民意,今(26)日宣布推出「社區交易履歷4.0」,彙整全市中小型社區或建物實價案例,民眾透過此一系統,可查詢北市各社區所有歷年交易資料,「棟棟都可查」。
小宅有多夯?夯到公部門自即日起,開始特別觀察該物件的價格變化,發布「小宅價格指數」。台北市地政局指出,將15坪以下之住宅實價登錄買賣案件為樣本,未來將每月發布具代表性及公信力的小宅價格月指數。
國內房租漲勢已然回不去,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全國房租指數持續攀升,已達54個月正成長,但專家認為,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看,通膨幅度仍在可接受範圍內,且現今房貸每月需負擔額度相比,租屋需求及優勢仍在,因此對住宅租屋市場的衝擊並不大。
都更步調緩慢,原因究竟出在哪?根據網路民調顯示,超過3成5民眾認為,應優先提供低利率、解決資金問題,其次是提高容積奬勵,第3才是協助解決釘子戶,而首善之都台北,反而不缺資金,超過4成5北市民眾認為,應「提高容積獎勵」,占比為全國最高,也反映出房價越高地區,利益分配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