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居大不易,小宅成趨勢,也頻創新天花板價!鄰近信義安和路口的「耑岫」,近期揭露了頂樓戶交易,20.8坪賣出單價220.8萬元的小宅新天價,而過往貸款較不易的15坪以下套房,去年最高價也飆出單坪192萬元,同樣高不可攀,專家指出,核貸趨寬也因此助攻套房聲勢。
台灣便利商店密度位居全球第二,僅次南韓,便利商店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機能,房仲業者統計雙北市便利商店營業家數前十名路段,其中,便利商店最密集的為台北市中山區的林森北路,2公里就有23家聚集,成為最狂的超商一條街,近一年周邊住宅交易量最多的則為新北市中和區的景平路。
根據台北捷運公司統計,台北捷運去年1-11月每月平均有近6千萬的旅運量,大量的通勤人潮也為捷運站周邊帶來龐大商機,消費力不容小覷,據2023年1-11月實價登錄租賃資料,統計位於新北市42個捷運站周邊平均店面租金,其中,新埔站店面以近3500元的平均單坪租金居冠,其次則是頂溪站與三重國小站位居二、三名,且前十名捷運站點中有4站都在中和新蘆線上,消費力最強!
過去鮮少新案推出的北市東區精華地段,都更案量大爆發,在日勝生的指標案「鑄慕」成交單價飆破200萬後,在捷運忠孝復興站旁的公辦都更大案「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_富邦藝庭」9月公開銷售後,12戶實價紀錄中就有10戶單價突破200萬元,成為200萬俱樂部一員。
車站本身就帶有集客力,然而如何運用人潮留下錢潮,卻遠比想像中還要困難,尤其是更加微型的捷運車站空間,高雄美麗島捷運站就是一例,因此空間活化,提供轉運的旅人服務需求,甚至吸引站外周邊民眾來到捷運站消費,都考驗著商場經營者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