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整腳步總是好事,不然一直漲價,連我也無法接受!」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今(25)日指出,央行打炒房確實打到痛點,各預售案場10月起來客量驟減5成,建商要去化手邊現有的成屋及預售屋,明年會先觀望,以保持現金流「田螺含水過冬」,並預估部分漲太多的蛋白區,在明年六月前後價格可能下修,但雙北跟台中蛋黃區的房價仍可維持。
去年適逢大選、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建商推案腳步放緩,據市調統計,2023年北台灣新推案量,扣除商辦加持,住宅推案量僅約1.1兆元,較2022年減少1521.1億元,創下4年來新低紀錄,專家表示,不少建商已預定今年第一季進場推案,加上也有政策上不得不推的壓力。
今年第三季原有928檔期加持,但卻旺季不旺,建商推案量大減,據市調統計,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住宅推案量約2,628.5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成之多,新竹、基隆、桃園減幅都約略5成,僅剩新北微增5%,加上大選干擾,確實不少建商已瞄準選後,準備在明年329檔期再伺機出動。
房市買氣靠個案表現,520檔期將至,面對市場熱度仍遠不及前年,建商推案量仍較去年增加超過兩成,北台灣推案量最大的區域為新北市,預估推案量約738億元,其中約265億元案量位在土城區。
上半年房市在諸多利空因素環繞下,建商紛紛將推案步調放緩,不少建商也坦言疫情讓來客數掉了三成,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Q2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為2,001億元,較今年Q1銳減逾千億元,上半年累計推案量約5,09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00億元,專家預期下半年將會有推案浪潮。
據市調,北台灣今年Q1新建案推案量縮近80億,但房價卻呈現全面上漲的局勢,Q1房價平均年漲幅約12%,新竹單季就大漲11%,房價躍增至每坪30.2萬元,整體房價水準已正式超越桃園,成為北台灣第三貴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