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移入和房市表現息息相關,根據統計顯示,位於台中海線的沙鹿區,前9月淨遷入人口將近1,500人,人口紅利也反應在房價表現,除了有新案站上4字頭,成屋的平均成交價也成長了16.25%,專家表示,沙鹿房價僅約市中心的7折,補漲空間可期。
獲利須繳交的房地合一稅,過去個人房地合一稅長時間皆以台中為大戶,而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統計,今年營利事業繳交的房地合一稅收,創下歷史新高的198億元,不僅反映出過去一年私法人在交易不動產有明顯獲利,特別的是,繳稅大戶就屬台北市貢獻最多,今年稅收高達64.4億元,占全國此稅收比重約32.5%,等於每10元稅收,就有3.2元是台北市貢獻。
大直建案施工造成鄰損塌陷事件持續發燒,也讓危老重建再引發話題,專家也指出,由於都更危老熱潮,在開挖建案數量暴增下,建案仍有搶工、缺技術工,也就可能造成類似事件,而根據台北市建管處資料,截至今年8月底,首都的危老重建核准案件數就有869案,核准數量是全台最多,各區當中就以大直所屬的中山區128件居冠!
老年人口呈現快速成長,在2018年占總人口數超過14%,台灣成為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就會超過20%邁向超高齡社會,若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資料,從明年起75歲以上人口每年將增加10萬人以上,銀髮居住、照護與世代間財產繼承等都是關注焦點,而端看今年前七月繼承移轉持續創歷史新高,專家推估,不動產繼承年年創新高將成趨勢。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7月上路,衝擊預售屋交易,但在政策上路前夕,六都卻有多個地區成交量翻數倍!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統計六都各區今年上半年的預售屋交易件數,其中高雄市鹽埕區、台南市中西區、東區與安定區皆成長數倍,台北市信義區則是北部唯一代表,三低建案成了買氣穩健關鍵。
「房價不會跌!」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7)日對於對於政策及房市提出見解,他認為,雖然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趨緩,但工料高漲問題未解決前,房價不會跌,並指出,這波房價上漲除了建築成本翻倍上漲,是他從事房地產40年來前所未見的,土地飆漲也是主因,建議政府,在捷運可到達的區域,找到公有土地去變更地目,蓋足夠的社會住宅租售給年輕人與社會弱勢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