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將至,據了解本屆國會將於下旬提前休會,各政黨正在全省走透透爭取選民的支持,而向來是民眾最關注的《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俗稱「囤房稅 2.0」)以及《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並提高額度)二案,卻因為「選舉」而卡關,租客聯盟與 OURs 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 11 日召開「會期倒數計時,修法最後關頭」記者會,呼籲應於休會前三讀《房屋稅條例》與《所得稅法》修法,同時也指出,難道「遲來的正義」還要再次誤點嗎?
「政策搖擺不定,一方面打炒房,又釋出大補丸,所以今年房市看攏嘸!」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公關主委張欣民今(7)日如此解讀,在新青安的救盤下,房地產先衰後盛、倒吃甘蔗,推測全年交易量能守住30萬棟大關,較去年小幅衰退3.6%。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便認為,明年大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有機會出現一波小陽春,目前立即可見的利空只有囤房稅2.0。
近年來,台灣房價持續飆漲,不少民眾負擔不起沉重的房貸而選擇租屋;為照顧租屋族群,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所得稅法》第 17 條,共有 11 個版本修正草案,全部的版本都主張將租金支出從現行列舉扣除額,改列為特別扣除額,而扣除額度上限則從現行12萬,提高到17萬至30萬元都有。
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 16 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稅率、課稅級距仍是最大爭議點。新成屋採新標準單價試算,稅賦將增加 78%,等於一戶增加 2 萬多稅額;以行政院版本估算,多數非自住持有者每戶平均增加稅額 4300 元至 5000 元不等,朝野立委認為殺傷力不足,有立委認為財政部的稅率訂得太溫和,應該將稅率級距拉得更高,以達到減少囤房的目的。
囤房稅 2.0 修法 16 日送出立法院財政委會,財政部針對建商餘屋給予 2 年寬限期,據了解,若在一年內未銷售,擬給予單一稅率採2% ,一年到二年間採 2% 至 3.6%,並按照銷售比例、餘屋狀況來訂定差別稅率,不過,非自住住家稅率、房屋標準單價等關鍵條文,朝野未達成共識,因此保留院會協商。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囤房稅2.0的房屋稅修正條例,房屋稅改採全國歸戶,囤房族稅負將加重,稅率上限由現行3.6%拉高到4.8%;同時,單一自住房屋(排除豪宅)將享房屋稅率降至1%的優惠,預估受影響數約310萬戶。最快明年7月1日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