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流及內需增溫,帶動商用不動產與豪宅交易,根據商仲業者統計,近2年逾50億元的公開商用交易案至少8件、累積成交金額約993億元;不動產巨額交易明顯增加,顯示自用與投資型買方對商用不動產的信心升溫。
台商回流,讓所需落腳的商辦需求增加,其中台中市七期的商辦發展具有相當潛力,據高力國際統計,台中七期2018年第二季空置率還高達近5成、約46%,至2019年第三季已下修至不到2成、約18%,且租金年漲幅達3%。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七期辦公商圈邁入發展黃金期,成為企業門面升級、軟體科技業、回流台商進駐首選,過去一年去化快速,租金及售價明顯成長。
「電商笑呵呵,台灣百貨業持續苦撐」。根據經濟部統計,百貨商場營業額去年雖創新高,但已連續2年罕見不到2%成長率,而電商年均成長率約8%,商仲業者表示,此舉顯示百貨商場可能已經進入低速成長的階段,然而仍有部分區域百貨區挾帶強大消費力,營運表現亮眼。
商用不動產拜京華城順利標出所賜,本季交易達621億元,創下逾35季以來、單季交易額新高,甚至超越2017年全年546億元;土地交易615億元,光前3季累積逾2000億元,比過去6年單一年度的全年交易總額還要高。另觀近10年北市頂級商辦租金走勢,2019年前3季每月每坪租金3200元,相較2009年約2790元,10年漲幅達近15%。
根據高力國際發表最新調查,工業地產市場需求殷切,近9年交易比重呈現增長,其中工業類地產將近3千億元,光北北桃等三都,所構建的北部工業聚落交易,占整體比例近9成。再加上面對中美貿易戰衝擊,工業地產成為不動產交易寵兒,此外,發現投資人的偏好,廠辦首選北市、買地擴廠則首選桃園。
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重新布局全球生產基地,根據商仲統計,工業不動產熱度最高,上半年成交額,占整體比重逾5成,台商資金淨流入已高於流出。然而,專家認為,在工業地產價格來到高峰,東協地區投資環境積極對外資企業招手,如資金未能確實到位,將擠壓企業布局台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