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首季房地合一稅收大幅下滑,僅達 101.2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 11%,不僅創下近 7 季以來新低,房市有明顯退燒的跡象 。財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房市三稅」全面下滑,其中土地增值稅與契稅分別年減 8.8% 及 12.9%,個人房地合一稅則減少 10.5% 。
被視為年輕人購屋救星的「新青安」房貸政策,可能正悄悄醞釀一場財務風暴。多位財經專家警告,當 5 年寬限期結束後,年輕購屋族每月房貸支出將大幅激增 2.33 倍,加上政府的 1.5 碼利率優惠僅到 2026 年 7 月底,恐將引爆一波房貸斷頭潮。
「得社區者得天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上路滿 30 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舉辦公聽會,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直言,雖已相對完善,但仍有部分條文急需與時俱進,更點出 4 大問題亟待修法處理,包括長期修繕計畫、寵物規範、電動車充電設備與外牆墜物等。他強調,現今都會區九成以上民眾居住於公寓大廈,誰能掌握社區,就能掌握選票。
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國平均買賣屋齡在去年第四季已來到29.7年,創下17年來歷史最高齡!其中又以台北市平均買賣屋齡最老達35.6年,不過北市蛋黃區老屋不乏建商積極插旗,據實價登錄,北市著名的「補習街」,建商在今年1月一口氣就買下三棟透天厝,加上去年7月出手,合計已購入5棟、砸下9.5億元,鎖定此區開發整合意味濃厚。
房價飆漲讓許多民眾望屋興嘆,但專家提醒,不妨善用「區域均價」作為挑房依據,沿著均價線下探,仍有機會找到高CP值且具發展潛力的好房。根據591與住展資料,2024年七大都會區預售均價全數創高,市場雖因政策轉冷,但部分精華地段仍順銷,顯示自住型買盤穩健。若想買得安心又划算,建議從實價登錄觀察區域行情,掌握合理均價,並利用建商推案旺季如329檔期,爭取早鳥優惠與付款彈性方案,是現在盤整期中搶進好物件的明智策略。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房貸政策上路後,房市買氣急凍、交易量驟減,但專家提醒,這正是買方最好的進場時機。根據過去10年政策經驗,房價甜蜜點多落在新政出台後6至12個月內,此時議價空間最大。根據永慶房屋調查,消費者房價看法「由多轉空」,若房價修正5%至10%,就有2成以上購屋意願提升,議價率也已明顯上升。現在正是買方沉著選屋、積極議價的最佳窗口期,錯過恐再等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