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大S與汪小菲的民事官司是近期熱門的話題,而大S因為主張汪小菲欠款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因為仍有不足款項,所以日前法院公開拍賣汪小菲ASTONMARTIN的千萬跑車,這也是除了中古車商管道外,民眾可以直接參與投標買名車的管道,只要出價高於底標且是最高價,在交完款項後,甚至可以當場把名車開回家。
某社區住戶為了裝設冷氣,在女鄰居外牆設置固定鐵架,她找來建築師公會鑑定並提起民事訴訟,法官審理後認為,他設置冷氣固然屬生活必要但已侵害她的房屋外牆致受損,判決須修繕至回復原狀。
「聽說只要房子裡有死過人,就算凶宅,真的嗎?」又或者「買房後才發現是凶宅怎麼辦?」只要講到「凶宅」,就有各種猜測與見解,其實在不動產交易糾紛中,凶宅的出現頻率雖不算最高,但每次只要有「凶宅」出現,就容易吸引大眾目光,引來擴散討論。
台中預售屋推案量逐年上升,自2017年以來,每年都有超過萬戶以上的供給量,然而隨大量成屋兌現,不免出現消費糾紛,中台灣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創會理事長黃昭閔也在日前分享案例,「一名購屋者在預售期間買進一預售案,交屋後竟有多項建材配備、公設涉廣告不實,造成設區價值減損高達上百萬元。」
買房換房都會有裝修的需求,但據住宅消保會統計,受理的1.3萬件糾紛中,有近7成就是裝修糾紛,近日接獲的申訴案件中,更出現屋主在與承包業者發生工程糾紛後,廠商拿走鑰匙不歸還,甚至擅自更改住戶電子鎖密碼,讓房屋所有權人有家進不了的情況。
為了避免未來消費者在購屋產生糾紛或疑慮,避開高風險建商,台灣永續關懷協會推出「購屋不踩雷-AI 查尋神器」,網站資訊查詢功能齊全,除了經濟部登記相關資訊外,還可以看到司法紀錄以及公交會是否有廣告不實處份資訊、網路社群相關訊息,透過一個網站,建商資訊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