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已成為社會頗嚴重問題,因此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各部會都祭出打炒房措施,許多人認為公平會也應負起經濟秩序維護責任,主動積極查核、遏止炒房行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其實這一年多來,公平會針對各地區建案查核、聯合內政部及地方政府稽查預售案,都有抓出違規業者,並予以裁罰。
遠雄建設(5522)今(10日)日舉辦法說會,公布1~2月累計營收達47.83億元,年增1.34倍;2021年前三季合併淨利31.1億元,EPS為3.98元。發言人蕭君如表示,前二月營收主要來自於去年完工新案交屋,陸續挹注在今年第一季營收,而面對央行可能升息,則坦言影響不大,最大影響仍為土建融的限貸令。
中央銀行第一季理事會17日登場,市場高度關注央行是否再祭房市管制措施,過去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多次表示「還有調整的空間」,也就代表過去實施的打房政策,效果未現,再加上「囤房稅」確定不推動後,央行再出現第六次出手打房的可能性增加。
考量囤房稅衝擊層面廣,財政部已確定不針對囤房稅修法,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然而,台中市政府今日拍板定案「台中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不僅持有4戶以上將被課以3.6%最高稅率,針對預售建案的3年銷售期大限也未放寬,有業者認為,在中央打房、地方加稅的雙重夾擊下,將對中小型建商帶來莫大衝擊,呼籲市府能再審慎評估。
政府打房手段不手軟,近期「囤房稅」被在野黨團均列本會期優先法案,但財政部考量對持有多屋者訂定全國一致差別稅率衝擊層面甚廣,且易衍生爭議,決定不推動囤房稅修法。不過,將督促各地方政府合理評定房屋稅稅基及徵收率,合理化房屋稅負。
內政部2021年底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五大修正重點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禁止炒作行為、解約應於30日內辦理登錄申報、管制私法人購屋,最後就是建立檢舉獎金機制。對於內政部的一再出手打房,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建議中央不應用過於嚴苛的手段打房,目前只需要在稅收部份做好,就已經是善盡管理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