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同時也公布第 3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會中鷹派、鴿派理事們對國內房價、房租及物價統計等議題有一番激烈爭論。有兩名理事逆風主張應升息 1 碼,理由主要是通膨壓力仍在,物價漲幅高,基於穩定物價建議應升息 1 碼,有理事直言,央行低估通膨,只升半碼對於抑制通膨與消彌預期心理沒有幫助。
為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督促七縣市今年內完成地方版囤房稅修法,7月1日起已有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縣、新竹市、屏東縣開始施行,預計可望增加約10~11億元房屋稅收。新北市議會已於20日休會,今年唯獨新北市缺席,修法也確定卡關,在屆期不續審下,財政部表示,將在換屆後繼續督促地方稅局單位,盡快完成修法。
房價漲租屋族也很有感,根據主計處消費者物價指數房租類的統計,9月房租指數達106.77,續創歷史新高,且租金漲勢短期有擴大趨勢,過去三個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都超過2%,上一次租金指數年增率連續超過2%,已經是26年前的事,至於漲幅最大的區域,則是南部地區。
戴德梁行第三季季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為3.7%,較上季下降0.5個百分點;而工業廠房交易則是由壽險業一枝獨秀,其中台灣人壽交易,一舉逆轉原本可能連三季量縮的局勢。
預售屋具有低自備款、付款輕鬆、屋況新、可客變等優勢,仍是民眾購屋時的選項之一,即使近期整體房市有轉弱跡象,據永慶房屋統計,不論交易件數或總銷金額仍較去年明顯成長,但也示警全台房市將面臨大量興建潮,預期未來2-3年完工戶數將逾13萬戶,大量成屋完工釋出,恐現超額供給。
營建成本大漲,讓許多建商直言吃不消,也使新案的售價跟著看漲,不過根據官方公布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過去2年因為全球原物料上漲與通膨等因素,營造工程的物價指數大幅飆漲近2成,漲勢是近14年以來幅度最大且速度最快,但近3個月已轉趨疲軟,出現連續3個月營造工程物價回檔走勢,也是這波造價大漲以來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