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居住正義」,內政部積極推動多項政策,不僅研擬推出「使用權社宅」方案,提供租屋族新的長期選擇,還加強打擊房價炒作,保障消費者權益,讓居住環境更透明與公平。內政部表示,除了現有社會住宅的短期租賃服務外,「使用權社宅」將為租屋族提供長達 20 年的居住保障,並且租金合理,讓租戶更能安心長住。
社會住宅的租金議題再度成為焦點,隨著租金連續38個月上漲,社會住宅的需求持續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七成的租屋族表示希望能夠入住社會住宅,主因是其租金相對於市價便宜。然而,當前社宅分級租金的爭議,已經引發了民間團體的強烈不滿。
房價高、生活壓力大,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根據內政部公布112年人口統計資料,全國男女初婚平均年齡雙創新高,男性初婚年齡來到32.9歲、女性則為31歲,平均生育年齡同樣來到史上新高,已達32.4歲,其中又以房價最高的北市最晚成家。
立法院針對 2025 年租金補貼預算提出質疑,部分立委批評政府預算增加,並指出「大撒幣」資源未能真正幫助租屋族,而是補助到房東口袋。對此,國土管理署今日作出澄清,強調租金補貼政策有助實際減輕租屋民眾的居住負擔,並駁斥「大撒幣」的指控。
隨著大學開學季的來臨,學生租屋問題再度成為社會焦點。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在今年5月至6月間針對全國56所大專院校周邊的100份住宅租賃契約進行查核,結果顯示有228項次不符合「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規定,整體不合格率高達15.2%。這一數字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對於學生的租屋權益保障。
隨著政府推動租賃市場的透明化,內政部日前公布全國 278 個行政區的租金統計資料,並強調租金實價登錄是落實居住正義的重要措施。這一政策不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的高度肯定,他表示,這將有助於租屋市場的公開透明,促進房東和租客間的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