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商商仲針對企業租戶調查,疫情對經濟及民生的威脅仍未全面解除,亞太區有近6成租戶未來將增加包含共享辦公以及商務中心等非傳統辦公空間的租用,顯示許多企業租戶對於資本支出決策仍保持謹慎態度,新型態混合辦公模式在未來5年間將成為主流。
商用不動產的表現,可反映出產業發展下企業對空間市場的需求,根據商仲統計,北市辦公市場搶手,主要商圈平均空置率維持2.46%,內科廠辦空置率更是單季下調近5個百分點,業者指出,北市辦公室無較大量的新增供給面積釋出,但企業實質需求強,在供不應求下,許多企業會以內科廠辦為優先考量。
行政院院會上週通過住宅法第23條修正版本,即將送進立法院審查,住盟團體邀集民進黨立委江永昌、吳玉琴、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和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今(16)日舉行記者會,民團肯定修法,但是認為只有修23條還不夠,因此提出民間版住宅法草案,呼籲內政部正面回應並將納入修法。
仲量聯行今(7)日舉行第一季季報,全球疫情逐漸受到控制,投資及經濟信心大幅回溫,不動產投資動能也隨之恢復,但今年無任何新大樓釋出,辦公室租賃市場仍是房東的市場,空置率創21年新低,淨去化量僅25坪,預估至2023年較大規模面積釋出以前,整體市場仍會偏向房東市場。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囤房稅會造成移價效應,拒絕囤房稅修法;民眾黨今(23)日舉行記者會痛批,執政黨放話「囤房稅會傷害78萬承租戶」,還錯誤引用韓國的例子,利用資訊落差欺騙台灣民眾,在台灣房屋供給存量足夠且多數空屋的情況下,政府更應該要推動囤房稅,而非以此為藉口,拒絕改革。
大面積帶租約的店面似乎仍市場青睞,根據實價登錄顯示,觀察高雄近年2百坪以上大店面交易量,2019年38筆,2020年達44筆,似乎略有增溫趨勢。去年初楠梓的3C家電賣場的透店,也以2.6億帶租約出售,台南仁德的生鮮超市店面以2億4668萬易主,顯示賣場加持的大店面頗受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