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在明年進入碳費徵收時代,特別是房市方面,有部分建商聲稱,由於碳費將增加營建成本,因此房價可能上漲 5% 甚至更多。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近日公開回應,強調如果發現建商以此為理由哄抬價格,將會嚴查並公布違規業者。
「溪北、溪南發展的特性本就不同。」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徐中強指出,如過去溪北以新營為重心,而溪南則以府城為主,接著再各自於周邊發展出次要生活圈,例如溪北的佳里、麻豆、玉井、白河等行政區,而這些地區除了農牧漁業、製造業外,同步規劃新的產業園區,成為當地經濟助力並創造就業機會,帶動當地房地產市場及商業活動,以期減少城鄉差距,並有助於台南市經濟整體提升。
林口工一市地重劃區近期進行的土地標售再受關注,新北市地政局在上月底的抵費地標售中,釋出 31 筆土地,卻有 6 筆土地因未達預期而流標,總流標面積達 3.18 公頃,市值超過 5 億元,這些土地主要為第三類產業專用區,地政局目前已重新啟動招商,預計在 10 月進行新一輪招標。
觀音工業區的最新土地標售案,掀起了工業不動產市場的新熱潮。潤泰全球(2915)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公開標售觀音工業區超過 4,600 坪的工業用地,吸引了製造業和物流業者的高度關注。該區位於台灣北部重鎮,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連接,並且近年工業地需求強勁,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後,製造供應鏈重組帶來了工業地產需求的明顯增長。
從明(2025)年起,台灣將正式開徵碳費,近年台灣積極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助力國家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內政部近日接獲多起投訴,有部份不動產業者趁機炒作房價,聲稱碳費的徵收將導致營建成本上升 5% 至 10%,因此不得不提高售價,內政部對此嚴正聲明,碳費目前尚未徵收,且實際影響遠低於業者所聲稱的數字,呼籲業者勿以此為藉口哄抬價格,否則將面臨重罰。
隨著國內房市持續升溫,央行大動作請國銀喝咖啡,下達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認為,不排除央行祭出第 7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可能會有 2 套劇本,反映出國內房市面臨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