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租金是否全面實價登錄一事,引發一波討論,內政部也回應認為將造成租屋市場閉鎖、租金上漲、作價登錄等負面影響,正反意見皆有,今(24)日台北租服公會在年終記者會即提七大原因力挺,理事長陳柏勳直言,「強迫實價登錄,恐造成租金成本轉嫁潮,也可能造成房東與房客的對立。」
限貸令、房貸緊縮之苦,不少面臨交屋的建商和消費者都大吐苦水!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日前即大聲疾呼,政策應該有遊戲規則叫做「不溯及既往」,打到最嚴重的還是消費者,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國寶今(23)日更直言,現階段根本沒有一家銀行有額度,現在面臨交屋的消費者,籌不出多出的自備款,最後只能解約!並且央行雖給予換屋族第2戶能簽銀行切結同意,但他說現況就是「根本沒有銀行要承作」!
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後,中南部房市掀起解約潮,尤其解約主要來自「預售屋」。立法院立委牛煦庭在質詢中提及,並要求政府針對預售屋解約情況提出因應措施。內政部次長王成機回應,未來將與地方政府加強溝通,統計相關數據並全力執行預售屋定型化契約。
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2024年截至目前為止,台中在本年度內簽約又解約的預售屋交易達77件,其中24件於央行Q3理監事會議後解約,且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解約案件,平均單價較今年預售屋均價高約2成,平均總價更比今年的預售屋整體平均多了超過30%,突顯解約買家,多因買貴而反悔。
房市在今年上半年交易火熱,第二季高峰期,平均單月預售揭露量達平均達 1.6 萬戶,不過自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接著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也浮現解約潮,其中以高雄最為明顯,成為解約重災區。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市場上投資客陸續平轉、賠售物件,現金族迎來淘寶良機。專家建議,手握資金的買家應積極出價,搶攻議價空間,以掌握當前房市調整期的最佳入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