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止法人購屋成為有錢人炒房、囤房漏洞,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此新制上路至今近一年,OURs 都市改革組織公布完整的購屋調查結果,經索資超過兩百個經審核通過的案件,發現內政部審查機制形同虛設,法人購屋成為有錢人炒房、囤房漏洞。
去(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其中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對豪宅買氣大傷,先前立委踢爆有一人公司假借員工宿舍名義購置豪宅,讓內政部再度預告,未來針對私法人購屋,將有三大限制。
通膨引起置產熱潮,富豪下手更不手軟,實價揭露,大直豪宅「西華富邦」原住戶加碼,以6.6億元無貸款一次打包兩間高樓層戶別,單價約220~221萬元,端看今年Q1單價兩百萬交易共五筆,並全以現金方式買進,相當豪氣。
耗資500億開發的水湳經貿園區,由政府帶頭做多,引領民間企業投資加碼,未來3年將是重大建設收割期,相較於中部開發商直搗水湳正核心,北部開發商則重壓水湳第一排。業界指出,「水湳核心容積移轉條件嚴格,有『最小坪數』限制,退居外圍同享建設紅利,在坪數控制上也更具彈性!」
為杜絕炒房、實現居住爭議,內政部去年修「平均地權條例」,其中企業買以「宿舍」名義購買住宅,得經由內政部「需經許可」。但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揭露修法上路後,仍有企業順利購買台北市的豪宅,內政部長林右昌說,這是鑽漏洞、不應該發生,10 天內提檢討報告。
歷經新冠疫情考驗,全球主要都會區內的封閉型別墅園區,再次證明具備長期無可取代的價值,兼具產權獨立與最高私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