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發布 1 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調查,其中,營建業呈現連3跌,台經院認為,在資金寬鬆和低利環境下,對於有自住購屋需求的買方並無太大影響,預料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仍穩健發展。
2020年房市不僅在新冠疫情壟罩下全身而退,移轉棟數甚至創下近7年的最大量,各都會區房價也全面突破歷史新高。專家分析,持續的超低利率環境不僅有利自住客,著眼於房地產保值效益的置產買盤也紛紛出手,是造就去年房市榮景的主因,且這樣的趨勢已經成型,至少未來5年內都不會改變。
去年底房市調控政策一波接著一波,但不影響自住購屋族群,根據五大房仲1月份內部交易量觀察,雖與去年12月相比交易量各有增減,整體交易量持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超過5~6成的增幅,顯見打炒房政策對買方信心影響甚微,且低利與高成數等種種因素帶動本波買氣。
近期房市各地預售屋交易炒作受到關注,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今(30)日出席國家住都中心「嘉興街公辦都更案」簽約儀式,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針對該現象,內政部已於本周協同地方政府稽查不當行為,未來不排除要由中央帶隊,進行大規模聯合稽查行動。
台經院今(26)日公布9月份營業氣候測驗點,三大指數同步上揚,其中營建業止跌轉升,是近10年來新高點,不過,不動產方面對未來半年看法,有超過7成業者持平,台經院指出,主要與近期市場討論主管機關是否對於房市進行調控的態度有關。
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大安豪宅「和平大苑」6月僑外資以6.33億買下和平大苑31樓兩戶別,成交單價194.3萬,此外20樓也有新交易,而信義區新豪宅「冠德信義」亦揭露2筆交易,其中高樓層出現每坪216.7萬高價,房仲業者分析,豪宅客從2018年逐漸回籠,加上資金回流,但許多還是以自用型的買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