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驟變、接連打房與升息,房市不單住宅買氣熄火,連商用不動產也跟著降溫,過去三年建商因為低利,資金取得容易,全台獵地補足商辦土地庫存,但隨著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客戶擴張保守,產業對於辦公室的需求也走向精緻且客製化。商辦及廠辦的買盤明顯由大火熱炒,轉為小火慢炒,截至2023年目前為止,成交量相較去年及前年同期大降6成。未來建商可能因買氣出現斷層,需透過長期租賃模式消化手中「超量」的商辦及廠辦推案。
泛公股資產管理公司台灣金聯,連續12年推出平價住宅讓民眾申購,今年釋出107戶,總計有86戶房屋有民眾投標,共吸引3135封標單,專家表示,此次在房市景氣降溫時仍有熱潮,代表自用需求依然穩定,價格會是成交的關鍵。
營建股績優生長虹建設(5534)公布去年全年營收,達87.04億元,較前年48.49億元大增79.5%,稅後純益達28.52億元,較前年12.8億元獲利翻倍,每股盈餘高達9.82元,大幅優於前年4.41元。
信義房屋(9940)召開法說會,全年合併營收137.24億元、年減27%、獲利也減4成,信義房屋指出,去年整體房市交易在下半年進入量縮整理,影響整體市場交易量,今年在展店的部分,速度也會放緩,並依照商圈移轉的幅度來做調整。
買預售屋最怕買到爛尾樓,中間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去年樹林預售案「凱旋大苑」就因建商資金不足攤手蓋不下去,讓上百戶已購客錯愕,所幸在債權人接手後有望續建,而近日又有民眾上網求助,被銀行告知建商發生財務狀況,建案也停工了,對此專家建議,買預售屋應先找律師尋求專業來自保,專家也提醒,在央行資金緊箍咒下,加上工料雙漲,中小型建商很容易一拍兩瞪眼,就不蓋了,這都是消費者買房前要多做功課,而成屋的風險也相對比較小。
近幾年房市熱絡,建商積極獵地插旗,高樓大廈u也隨之愈蓋愈多,不過,新成屋的買氣竟然不增反降。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2022年全台屋齡五年以下的新成屋,買賣移轉筆數共計15244筆,僅佔住宅買賣總筆數144613筆的10.5%,是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相較於2009年新成屋交易佔比的35.6%大幅減少了25.1個百分點。